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茶史茶识

茶汤出汤应不应该留根?
来源:品茶界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21-05-26 15:42:55    点击数:24次
茶汤出汤应不应该留根?
 
游走在茶圈,肯定在茶桌上看到过下面这样的情况。
 
将盖碗或茶壶中的茶倒入公道杯中时,有时会全部倒光,有时会留一点点。
 
两种出汤方式的区别
 
泡茶时把茶倒光,首先是习惯使然,感觉留着一点茶汤总是有点别扭。
 
其次是有一定水平的泡茶人在泡茶时会根据茶品特点耐心等待最后几滴茶汤滴尽,伴有上下甩动的手势。
 
这样的出汤方式有两个好处。一是最后几滴茶汤的浓度是这杯盖碗中浓度最高的,是茶汤的精华部分,如果没有倒光,茶汤的浓度不够。
 
二是可以避免茶叶一直泡在未被倒光的茶汤里,待出下一泡茶汤时因为冲泡太久而过于苦涩。
 
泡茶时留根。就是在出汤时保留一点点茶汤在冲泡器具中,留予下一泡使用。
 
出汤时留根,可以调节一款茶从开始到品饮结束时的茶汤滋味,不会出现前浓后淡的情况,保持了茶汤的醇厚感,增加了茶品的耐泡。使得整泡茶的茶汤滋味呈现出一个平衡状态。
 
其弊端是无法呈现出普洱茶茶汤的丰富度、层次感,同时还会影响普洱茶品质的判断。
 
两种出汤方式的使用情景
 
当选择小茶壶、约100-250毫升的盖碗冲泡比较注重茶的滋味和香气的茶品时,需要把每一泡的茶汤倒光。
 
把茶倒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茶汤的品质,香气的持久性、滋味的丰富性、茶品的耐泡度都能在每一泡的细微变化中感受出来。
 
如果此时未将茶汤倒光,滞留在小茶壶或盖碗中的茶汤会使茶叶变得过于浓苦,即使下一泡注水稀释,茶叶依旧有浸泡过久的闷味。
 
通常情况下,冲泡新制普洱茶时,一定要将每一泡的茶汤滴尽,再把盖子打开,防止茶叶受热闷坏。
 
冲泡味浓而浸出较快的红茶、熟普时,使用功夫泡法冲泡要将汤体全部倒光。
 
留根法通常用于冲泡普洱茶老茶,且以紫砂壶冲泡较为常见。
 
老茶经过存放转化,部分内含物质的含量减少,冲泡时不会过多释放。
 
所以资深老茶人在冲泡老茶时,为了尽可能的均匀展现每一泡茶汤的口感,会出汤三分之二、留汤三分之一的形式。
 
除此之外,为追求效率和便利,使用大壶冲泡茶品时,可出汤五分之四,留汤五分之一。
 
总之,泡茶过程中的诸多细节会影响茶汤的味道。泡茶的方法没有绝对的对错可言,多尝试多比较,泡茶就会越来越好喝!(来源:书呆子普洱茶,图片来源:说茶网图库)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