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Tk大红袍-普洱-正山小种-白茶-黑茶-铁观音-绿茶-乌龙茶-品茶界
中国茶分为六大类是现在的分法,最明确的提法源自陈椽教授的《茶叶通史》,这种科学的分类有利于大众对茶叶发酵程度及相关知识的进一步了解。此前,茶叶名称和叫法具有很明确的地域标识,比如龙井茶、武夷茶、阳羡茶、普洱茶、安茶(福建安溪茶)、安化茶、六堡茶、松萝茶、霍山茶、庐山云雾、黄山毛峰、恩施玉露、开化龙顶、君山银针等等。品过这些地方茶的人们便知道当地茶的特色,就如同品尝地方菜一样的体验,只有地域特色的概念而没有对工艺的深究。8Tk大红袍-普洱-正山小种-白茶-黑茶-铁观音-绿茶-乌龙茶-品茶界
在唐宋时期,我国主要的制茶工艺都是以蒸青团茶为主,兼有部分的蒸青散茶,按现在的分法属于蒸青绿茶,后面逐渐有了炒青绿茶,到明代大盛,其他茶类是在绿茶的基础上(或者说条件变化下)不断演化出来,随着茶叶的花色越来越多,茶叶化学研究不断发展,就有了现在的六大茶类。这是根据茶叶的发酵程度进行分类,有很强的识别功能,逐渐打破了地域识别的传统。8Tk大红袍-普洱-正山小种-白茶-黑茶-铁观音-绿茶-乌龙茶-品茶界
根据唐代陆羽《茶经·六之饮》:“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后世以此公认茶发源于神农氏这一说法,并开始托名《神农本草经》关于茶的功效。唐以前,茶的名字不一,陆羽《茶经》的出现才统一为“茶”,兼或以“茗”称之。知道茶叶的发展演化,有利于我们了解茶叶的属性,许多历史资料,特别是中医典籍记载“药茶同源”的原理。因此,茶也是一味中药,也必然有性味归经。8Tk大红袍-普洱-正山小种-白茶-黑茶-铁观音-绿茶-乌龙茶-品茶界
现在许多人谈到“药茶同源”和茶的功效会引用《神农本草经》,余寻遍该经,并未有“茶”,唯有“苦菜”的记载,现将原文录之以便同好参考:“苦菜:味苦,寒。主五脏邪气,厌谷,胃痹。久服安心,益气,聪察,少卧,轻身耐老。一名荼草,一名选。”根据史料,“荼”即“茶”。这里明确了茶的性味和功效:苦寒。在《神农本草经》里,苦寒之药常为上品。这是因为人食五谷杂粮蔬果五畜,五脏难免被邪气所感,而茶有祛邪、解毒、消食、提神、安心、益气之功效,饮之令人轻身耐老。8Tk大红袍-普洱-正山小种-白茶-黑茶-铁观音-绿茶-乌龙茶-品茶界
古人科技不发达,人们遵循天地万物自然规律而生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自然条件使然,没有人会在夏天吃冰,也没有五花八门的冷饮,所以古人如在春夏得病大部分是风邪和暑气,秋冬得病以湿邪、燥气及伤寒为主要病兆,极少有夏天感冒的。现在夏天有了冰冷的食物和冷气,人在极其炎热和干渴的情况下,毛孔张开,很容易喜欢上冰冷的食物,阳气在此时被迅速杀伐和打压,寒邪湿气入体,所以现在夏天感冒咳嗽是普遍现象。科技改变环境,也改变了人们的体质,失去春夏养阳的机会,秋冬难以养阴,阴阳失调,身体就容易得病。8Tk大红袍-普洱-正山小种-白茶-黑茶-铁观音-绿茶-乌龙茶-品茶界
前面已经说过夏天不能吃冷饮的缘由,前人消暑是根据食物性味归经的原理进行食养的,比如盛夏适量吃些应季水果、绿豆汤、酸梅汤等,但冰镇饮品则过犹不及了。8Tk大红袍-普洱-正山小种-白茶-黑茶-铁观音-绿茶-乌龙茶-品茶界
回过头来再说说为什么不能喝冷泡茶冰泡茶。虽然现在有六大茶类,由于工艺的不同有所改善茶叶的寒性,但只是改善,本性不会变,好比辣椒生姜是辛辣的,不会因为冰镇之后完全改变它的属性一样。在这里要说清楚,去掉茶的寒性未必是好事,中药里面的“温热寒凉”各有奇用,重要的是你要取这个药的什么属性,因为性味决定归经,不同的归经对脏腑的调节作用不同。如果我们的身体长期饮用冰冻寒冷之物而形成极度体寒,那么寒凉之物可能暂时不适合你,或者你要少用,中药配伍是按君臣佐使、升降沉浮的原理进行的,因为体寒吃大量温热的食物同样会出问题。物无美恶,过则为灾。太过与不及都是极端,这是我们要避免的。8Tk大红袍-普洱-正山小种-白茶-黑茶-铁观音-绿茶-乌龙茶-品茶界
明代大医家李时珍曰:“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沉也,降也,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然火有五,火有虚实。若少壮胃健之人,心肺脾胃之火多盛,故与茶相宜。温饮则火因寒气而下降,热饮则茶借火气而升散,又兼解酒食之毒,使人神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