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茶史茶识

书中自有颜如玉,诗中自然也有茶
来源:品茶界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20-11-18 10:55:44    点击数:37次
书中自有颜如玉,诗中自然也有茶
 
对于普通人来说,茶最大的作用还是在于解渴,是一种饮品。
 
但是到了文人那里,他们总会给茶赋予不一样的意义。
 
民谚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不仅是解渴治病的优良饮料,更是待客的传统礼品。
 
而在诗人那里,饮茶的内涵更扩大,已从实用的解渴、治病、待客功能,上升到欣赏、交游、娱乐、养性和艺术创作活动。
 
唐代诗人曹邺,写他品茶与做诗的体会说:
 
《故人寄茶》
 
半夜招僧至,孤吟对月烹。
 
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
 
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
 
夜里诗友来了,月下烹茶吟诗。
 
看着碧绿的茶叶慢慢地沉到碗底,泛起一阵乳花和清香,喝到口里,精神一下焕发起来。
 
好象被堵塞的水流立即疏通,诗思就如泉涌发,几天都收不住。
 
诗人杜甫曾写他以茶引诗思的情景:
 
《重过何氏五首》之三
 
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
 
石阑斜点笔,桐叶坐题诗。
 
翡翠鸣衣桁,蜻蜓立钓丝。
 
自逢今日兴,来往亦无期。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生动描绘了何氏主人招待好茶,激发诗人创作的图景。
 
卢仝的一首七言歌行《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历来脍炙人口,人们推崇它是茶诗的代表作。
 
其中的“七碗茶”,刻画茶与诗思的神奇作用,非常透彻生动,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一碗喉吻润,
 
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诗人们饮茶,从品其味道,进而玩其色泽,赏其形制,讲究烹煮方法、火候、用水、用具,以至饮茶的特殊环境等,所以总要亲自动手。
 
卢仝的名句是大家熟知的: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是自煎自吃自赏,自得其乐。
 
白居易的《山泉煎茶有怀》却是自己煎了好茶,没有机会与爱茶的朋友共享,感到美中不足。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晚唐诗人皮日休与陆龟蒙,爱茶,颂茶,专门写了十首唱和诗,分别歌咏了茶坞、茶人、茶笋、茶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