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经摊晾、杀青、揉捻、干燥等工序制成晒青毛茶之后,如果直接精制、蒸压成型就制成普洱生茶;如果进一步渥堆发酵,则制成普洱熟茶。
原料和工艺的独特性,造就了
普洱茶“越陈越香”的属性。随着存放年限的增加,
普洱茶的香气和口感表现会逐渐提升,1975年熟茶渥堆发酵工艺定型,在缩短了转化时间的同时,茶友们也得以品饮到不同韵味的
普洱茶。
渥堆发酵是人为加快
普洱茶转化速度的过程,由此制成的熟茶,在新茶时期就可以呈现出与存放多年的老茶非常相似的口感和香气。
制作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留存至今的一系列经典熟茶表明,虽然
茶叶内含物质在制作过程中就经过快速转化,但存储数年后,熟茶的综合品质仍会更上一层。
关于如何判断普洱生茶的转化价值,在茶社会微信公众号前不久发布的文章《不知道什么样的茶值得存?学会这3招,10秒就辨别出》中已经有详细介绍。
如何根据当前的茶品表现,判断出熟茶是否具有转化价值?本期文章就为大家详述。
生津回甘
普洱茶后期的存储潜力,与
茶叶中的糖苷类物质含量多少密切相关。在品鉴过程中,与糖苷类物质对应的茶品表现分别是回甘和生津。
糖苷类物质主要由葡萄糖和有机酸组成。当葡萄糖吸热水解,口腔内就会产生回甘;有机酸则会刺激唾液腺分泌,从而带来生津。
如果茶汤中的糖苷类物质含量丰富,饮茶时不仅可以感受到明显的生津回甘,且回韵悠长。因此,生津回甘的强度和持久度,既反应了糖苷类物质含量的多少,也是判断
普洱茶是否具有存放价值的重要依据。
醇厚感
与转化多年的普洱老茶相比,刚制作好的生茶,汤质相对偏薄,茶性寒凉,不宜多饮。
经过渥堆发酵制成的熟茶,则可以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香气和口感。
茶叶内含物质快速转化的过程中,会不断生成新的有益物质,因此熟茶在新茶时期就具有香气内敛、汤质醇厚温润的特点,整体表现和老茶非常相似。
根据原料产地和品质不同,品饮时实际感受到的茶汤滋味和汤质虽各有差异,但熟茶和老茶都具有的“醇厚”感,一方面表明
茶叶内含物质丰富,另一方面则表明制作工艺醇熟。
所以在对熟茶未来的转化潜力进行评价时,茶汤是否醇厚,就是判断的标准之一。
体感是否明显
此外,正如生茶一样,具有存放价值的熟茶,在品饮时也会有明显的体感。
当人体吸收了
茶叶中的糖类物质,血糖就会升高,人体藉由散热来维持血糖平衡的同时,就会感受到茶气;另外,茶汤中的生物碱会刺激和促进血液循环,所以就会产生发热感。
喝熟茶有体感,同样印证了这款茶的内含物质非常丰富,适宜存储。
熟茶茶性温润,新茶存放数月,待堆味和燥感褪去后就可直接品饮。
如汤质醇厚、生津回甘持久,且体感明显的优质熟茶,陈化数年后综合表现更佳,茶友们在挑选熟茶时还需多加注意。(来源:茶社会,图片来源:说茶网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