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艳慕间开汤。有人喝了,赞不绝口:好,茶气劲道!有的人却悄悄捂着肚子跑卫生间,末了还不敢在一干资深茶人面前声张,“要是被人知道了自己消受不起着这‘绝世孤品’,那可丢大了份。”
“野茶”指的是从非人工栽培的茶树上采摘下来的茶青加工而成的。有专家称,在人为培养种植的茶树上采摘幼嫩芽叶加工而成的成品或半成品,才能称为“茶”。
野生茶和栽培茶,是对茶树种性特征和不同生育环境表述的一个定义。所以,从茶树分类学角度来理解和诠释,“野茶”不是茶,不是人类几千年来所饮用的“茶”。它未通过人工驯化而并不适宜饮用,有的甚至还有微毒。
随着现在古乔木茶饮用价值和市场价格的拉升,一些打着原料是野生茶的茶饼,也往往被人们认同为古乔木茶,甚至价格不菲。
盲目追求古树茶产品而无意中贬低了台地茶产品,并不利于整个云南
普洱茶产业的发展。为附庸古茶树的热炒而尝试安全性并不确定的“野茶”,更是一件没有健康保障的事。
野生茶有两个重要的价值:
一、它是证明云南是世界
茶叶的发源地的重要可行性依据之一。
二、可以利用其遗传因素在
茶叶育种方面进行研究。野生茶作为一种宝贵的种质资源,应当得到保护。
现在有部分茶商和茶农过度采摘野生茶,这对野生茶种质资源其实是一种损害。
1973年我省曾经生产过一批紧茶销藏,由于其中拼配了野生茶,产品进藏后藏民反应饮用后出现血压不稳、头晕、拉肚子等不良症状,说明野生茶中含有一些不利于人体的成分。
走访云南一些古茶区的茶农,他们就没有饮用野生茶的历史。现在不能因为有少量能饮用的野生茶,就片面地认为所有的野生茶都能饮用。野生茶是否能直接大量利用,还有待科学的研究和分析。
人类社会千百年来所饮用的“茶”,在植物分类学里,被列为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原始花被亚纲、山茶目、山茶科、山茶属、茶亚属、茶组、茶系。
茶组被统一命名为“Camelliaslnensis(L)OKtze”,为全世界所采纳。茶组里有37个茶种,目前世界各国栽培利用的“茶”,是茶组里的一个“种”,其染体多为二倍体(2n=30)。
科学意义上的“野茶”,是农学里“茶系”以外的近缘茶树植物,没有经过人工驯化栽培的。它们不是人类广泛利用和饮用的“茶”。能否饮用,需待进一步的科学验证。众说纷纭。
市场上充斥着各种各样打着野生茶噱头的销售行为,很多茶友都带着猎奇心理、盲目追求所谓的野生茶,下面我们就从比较科学的角度来聊一聊。
按茶树植物生长进化方式:茶树分为:野生茶树、过渡型茶树和栽培型茶树。
野生茶是没有经过人类栽培驯化利用的茶树。云南哀牢山、无量山、镇沅、勐库大雪山、永德大雪山等地,均发现诸多成林成片的野生古茶树,其树龄上千年,镇沅千家寨野生古树,经专家认定其树龄为2700年。
野生茶从品饮的角度来说其口感品味并不佳,并且野生茶还带有微毒,饮用对人体健康是不益的,另野生茶属国家二类保护珍稀植物,偷采饮用都是违法的。
野生茶是茶树的源头,是人类研究
茶叶发展的活化石,保护野生茶是我们应尽的义务,市场上,无良商家多混淆概念,以野生茶噱头来误导茶虫,茶虫们应该正确认识,不猎奇,拒绝购买饮用野生
茶叶。
野生茶的噱头,多是误导茶友们
茶叶的生态环境好,无人为干扰延伸出来的诸多概念,还有如荒山茶,野放茶等,这些
茶叶本质仍是栽培型
茶叶而非野生茶。
植物的进化是不可逆性的,进化后的栽培型茶树是不可能恢复原始祖先野生茶性状的。所以,无论这些茶荒放多久,无人为干予管理多久,仍是栽培型茶树,不可能返祖重新进化为野生茶。
过渡型茶树,是野生到栽培的一种过渡型茶树,介于野生茶和栽培型茶树中间,在对野生型茶树进行驯化改良进化的漫长过程中,形成了一些既具有野生型特征又具有栽培型特征的茶树类型称为过渡型。
过渡型茶树对研究茶树的起源和进化、茶树原产地、茶树驯化生物学、茶树良种选育、农业遗产与农艺史、地方社会学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邦崴过渡型千年古茶树既有野生大茶树的花果种子形态特征,又具有栽培茶树芽叶枝梢的特点,是野生型与栽培型之间的过渡型,可以直接利用。
专家认定:邦崴古茶树是迄今全世界范围内发现的唯一古老的过渡型大茶树,它不仅是中国的珍稀植物和国宝,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为多学科、多方面的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为中国
茶叶史,世界茶史填补了一项重要缺环。
栽培型茶树,是人类驯化与自然进化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人类通过对野生茶树进行选择、栽培、驯化,改良、创造出的茶树新类型。
正因为野生茶并不适合于我们人类饮用,所以,我们的先辈不断驯化野生茶,经过无数岁月的磨砺,从而改良驯化出更加适合人类品饮需要的栽培型茶树,才有了我们可以饮用的栽培型
茶叶。(来源:昆仑说茶,图片来源:说茶网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