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买到合适的
茶叶,就像中医问诊一样,真是“望、闻、问、切”一样都不能少,当然也需要一些
茶叶知识才可以的。
比冲泡方法更让茶友头疼,应该就是购茶技巧吧?
在买
茶叶时,品种太多,常常无从下手。同一种茶,为何斤价却有不同?包装好看的茶真的会更好喝吗?
茶叶写着是这种,怎么买回去一看“茶不对板”?
如何挑选
茶叶成了困扰茶友们的难题,更有不少茶友,交了很多“学费”,结果还是不知道如何选购好茶,甚至亏了钱财还喝跨了身子。
首先要知道“四忌”原则
1.忌买“茶名”
因为很多名茶的名号太过响亮,大家看到市面上很多打着名茶旗号的
茶叶,却卖着很低的价格。结果很多买回去之后发现“茶不对板”:“
铁观音”都是香精、“龙井”居然条索肥硕、“
大红袍”半袋都是茶梗......
其实名茶也有优劣品质之分,毕竟“茶名”只是代表一类品种、工艺或者单只某一地方的茶,所以对于名茶,购茶时心里也应有预期的价位,切勿贪小便宜,不然浪费了钱还喝不到好茶。
2.忌买“包装”
实实在在喝茶的人,往往会更关心包装内
茶叶的品质,而不是包装的华丽程度。很多“金碧灿烂”“古色古香”的大礼盒,里面的
茶叶其实还不如外面的盒子值钱,只是满足了人们送礼时“有面子”而已,可谓“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3.忌买“地名”
到茶乡景点旅游,如黄山、庐山、武夷山等,沿路也有可能遇到一些散摊在卖
茶叶,但你在这些地方购茶时要谨慎,这些茶有可能以次充好、价格不实或者卫生情况担忧。
如果你的“识茶术”还未熟练到可以肉眼辨好坏,还是建议你通过正规渠道购买
茶叶;如果有值得信赖的当地人“指路”,也是有可能品味到原生态好茶的。
4.忌买“等级”
国家对
茶叶等级有明确的划定标准,不同的茶类标准不一、等级的高低也有不同的要求,购买前可以稍作了解。
但遇到一些标着“极品”“神级”“神品”等这类过于夸张的
茶叶等级时,一定要多留个心眼,可以先上网查查这些“名号”的来历是否官方。
如何用“望、闻、问、切”挑选好茶?
望识别干茶
将
茶叶倒入茶荷中观察,没有茶荷的话可用白瓷盘子代替,观察
茶叶的颜色、形状、整碎等。干茶包含了茶的原始信息,
茶叶的原料、
茶叶的加工情况、
茶叶的保存情况一览无余。
看
茶叶是否外形均匀一致,色泽油润,含碎茶和枝梗等杂质多少来评定其品质的优次。也可以从不同茶独特的外形去辨别它们的品质。
比如龙井是细嫩的芽叶制成的,如果出现了粗老的茶梗,就不太正常,暴露了原料的问题。
比如
茶叶上有焦斑、爆点,或是
茶叶已经偏离了原本正常的色泽,很有可能是加工有问题。
比如
茶叶有明显霉斑、干闻也有发霉的味道,肯定就是储存的问题了,不能再喝。
闻干湿闻味
闻
茶叶的香气可以分为干闻、湿闻两种:干闻时,好的
茶叶均应无青草气、异杂气味;开泡后湿闻茶汤时,好茶香气鲜灵、浓厚、无异味。
每一泡皆可闻盖香、汤香,茶凉之后,可闻杯底香和叶底香。细细辨别香气纯度、香气高低、香气长短、香气类型。
纯度是指香气是否纯净,有无异杂气。异杂气是指茶香中不属于茶本身气味的东西,即外来的,主要是加工和储存过程中产生的不愉快气味,比如烟气、焦气、闷气、陈气、霉气味。
高低指茶香的高扬与低沉,高扬的香气扑鼻而来,而低沉的香气则偏淡,香气不明显。
长短指香气的持久度,通过对比前后几泡的香气,就可以明显看出茶香是快速减弱消散,还是比较持久耐闻。
类型是由于产地、茶树原料、茶树品种、制茶工艺和产地共同决定的,每种茶各有风味。
,辨别
茶叶的好坏不是件容易的情,所以一些茶友买
茶叶,总担心要掉进坑,也是人之常情。(来源:云南
普洱茶,图片来源:说茶网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