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茶史茶识

茶与糖尿病的关系,你都知道吗?
来源:品茶界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20-07-21 15:22:40    点击数:28次
茶与糖尿病的关系,你都知道吗?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的改变,每天摄入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增多,肥胖者越来越多。然而肥胖症又是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子,因此糖尿病患者也在逐年增多。
 
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是指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而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是一种慢性代谢疾病。表现为多食、多饮、多尿、消瘦的“三多一少”症状。
 
DM可分为1型和2型两大类,这两种类型都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包括肾衰竭、失明、需要截肢的严重腿足损伤,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等,给人们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危险。
 
据研究表明,茶叶具有抗氧化、抗癌、降胆固醇、抑制血压升高、降血脂、兴奋神经、强心等作用。
 
茶叶用来预防和治疗DM,国内外皆有报道。
 
上世纪初,Malamun就说DM患者,饮茶能使糖脂代谢改善。日本医学士小川吾七郎在治疗患有DM的肺结核病人时,也偶然发现茶叶对DM有显著疗效。有关茶叶降血糖作用的研究已有20多年的历史。
 
本文现将茶叶与DM关系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民间及临床资料
 
我国和日本民间都有泡饮粗老茶叶治疗DM的历史。据蔡鸿恩报道,茶叶越粗老治疗DM的效果越好,有效率可达70%。他在临床上应用树龄70年以上的老茶树茶叶治疗DM,疗效明显。
 
江苏省民间用“薄茶”(即树龄30年左右的茶树叶片制成的茶叶)与适量中药配制成“薄玉茶”,对不同程度的DM患者都减轻病情的作用。根据日本学者的资料报告,饮用日本的淡茶(30年左右树龄的茶树茶叶)和酽茶(100年以上树龄的茶树茶叶),分别对轻、中度慢性DM患者的症状有明显减少或完全消失的疗效;对重度患者可降低尿糖,明显减轻各种主要症状。此外,福建中医学院盛国荣等也有过类似的报道。
 
2、实验研究
 
试验研究发现,茶叶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DengZ.指出,绿茶能降低成年大鼠体内血糖水平;ShimizuM.认为,茶叶能抑制小肠上皮细胞中葡萄糖转运器的活性,它通过减少食物中葡萄糖的摄入量,达到降低血糖的作用;还有研究表明,DM患者在饮茶后淋巴球细胞内DNA受到的氧化损伤减少,即茶叶也可以通过抗氧化的功能来减轻DM患者的病情。
 
茶叶对DM的防治作用是与它的有效成分密不可分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茶多糖与糖尿病的关系
 
多糖是一类大分子物质,在植物性食品中广泛存在,它不能被人体胃肠道所消化吸收。国内外有学者研究发现,多糖能有效控制餐后血糖上升幅度及改善葡萄糖耐量,并可改善脂类代谢紊乱,其中可溶性多糖优于不溶性多糖。
 
茶叶中也含有丰富的多糖物质
 
汪东风通过对粗老茶降血糖作用的主要成分的分析,初步认为茶多糖就是粗老茶治疗DM的主要药理成分。另外通过实验发现,不同嫩度的茶叶以粗老茶的降糖作用最好;不同季节的茶叶以秋茶降血糖最强。通过分析表明,均是因为这些茶叶里含有较多茶多糖的缘故。这也佐证了上述民间及临床的资料报告。
 
早在1991年,IsigakiK.报道了茶叶水溶性多糖有明显的降血糖效果。随着人们对茶叶功能了解的深入,研究茶多糖降血糖作用的报道也越来越多,结果也一致认为茶多糖有降糖效果,但具体的作用机制还不清楚。
 
在给予实验性DM小鼠茶多糖的实验中,研究者认为茶多糖可能通过减弱四氧嘧啶对胰岛β细胞的损伤和改善受损伤的β细胞功能,增强DM小鼠的糖耐量,从而有益于缓解DM小鼠的症状。
 
预防性地给予小鼠茶多糖,对小鼠造模前后血糖无显著影响,但提高了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降低了丙二醛(MDA)含量。因此它也可能通过对肝脏抗氧化能力的提高和对肝葡萄糖激酶活性的增强,达到降糖的目的。
 
倪德江等对不同茶类多糖的降血糖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各种茶类多糖对DM小鼠都有显著或极显著的降血糖效果,其中绿茶多糖具有明显的量效关系;而游离多糖的降糖效果更显著(许多茶多糖是与少量蛋白质复合的糖大分子化合物)。
 
茶多酚与糖尿病的关系
 
茶多酚(TeaPolyphenol)是茶叶主要的功能性成分,人们对它的研究也较成熟。其主要作用是清除自由基,对多种疾病具有预防和治疗效果。目前研究TP在DM方面的功效也有见报道。
 
SabuM.C.等通过实验发现,同时给予正常大鼠葡萄糖和TP后,能明显抑制大鼠血糖升高;给予四氧嘧啶诱导的DM大鼠适量的TP,也可以降低其血糖水平。汤圣兴等的研究表明,TP能降低DM大鼠口服蔗糖和淀粉后血糖的升高,从而改善其糖耐量,稳定血糖,表现为糖化血红蛋白与正常大鼠的水平相似。
 
TP的降糖机理可能是抑制糖苷酶的活性,使蔗糖和淀粉的吸收减少,分解延缓,从而降低口服蔗糖和淀粉后血糖的升高。另外也有人指出TP能降低口服蔗糖后血糖的升高幅度,但对口服葡萄糖后血糖变化无影响,可能是通过抑制蔗糖酶活性而改善DM大鼠的糖耐量并稳定其血糖。但是TP确切的降糖机制还有待进一步从药代动力学、分子生物学水平进行研究。
 
不过也有部分研究者认为TP没有降血糖作用,只是对DM并发症有一定的预防效果。TP虽然能减轻DM大鼠尿量增多和内生肌酐清除率增高的幅度,减少尿蛋白排泄、降低尿内皮素-1(体内最强作用最持久的缩血管物质)水平,降低DM大鼠血甘油三酯水平;也可以抑制试验动物血清SOD早期水平的下降,降低MDA水平,延缓肾脏损害的发生,但研究者都一致认为茶多酚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的防治作用不是通过降低血糖来实现的,而可能是因为TP的抗氧化、增强对活性氧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清除、调节脂代谢、抗脂质过氧化等作用来延缓DN的病情进展。笔者也做了相关研究,同样发现TP并不具有降低DM大鼠血糖的作用,因此还有待进一步证实。
 
茶色素与糖尿病的关系
 
茶色素是TP的氧化聚合物,可以从红茶中提取,包括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等水溶性色素,主要成分为多元酚类物质。目前,茶色素已经被开发成胶囊应用到DM的辅助治疗,尤其是伴有微循环障碍的2型DM患者的辅助治疗。
 
茶色素可以通过抑制DM患者体内器官产生内皮素(ET),使尿液排泄ET和血浆ET减少,并且能显著抑制血小板活性,对DM有较好治疗作用。也有研究表明茶色素可以降低DM患者的β2-微球体蛋白。β2-微球体蛋白在血中含量的增高可以反映肾小球功能受损。因此,茶色素可能与TP一样,对DM均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但对早期DM患者ET的降低以及对肾脏的保护作用,目前仅观察到短期效果,至于长期效果尚需进一步观测予以明确。
 
DM患者在高血糖条件下使得微循环病变,大大加速组织蛋白非酶糖化的进程,微血管基底膜增厚,发生一系列血管形态改变。加之血脂偏高,反复感染,血管内皮损伤至血粘度增高,血细胞聚集、微血栓形成、血管渗出、出血等。茶色素则可以通过降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和纤维蛋白原,降低血小板粘附率和聚集率,来有效地降低血糖、血脂,改善血液流变、缓解微循环障碍。
 
茶色素也有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提高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因此对DM并发症——心脑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等有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朝晖等通过实验表明,茶色素有明显的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功效,对消除自由基链锁反应的各活性酶(SOD、GSH—Px等)有显著增强作用,对DM并发白内障有预防和治疗效果。茶色素还可以明显降低血糖、尿糖、糖化血红蛋白,减少胰岛素抵抗等,这些都对DM患者有较好的帮助。
 
其它成分的降糖作用
 
茶叶对DM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是多种成分综合作用的结果。除了茶多糖、茶多酚、茶色素有一定的降糖效果外,茶叶中还含有其它物质,对治疗DM有积极的作用。例如茶叶中的维生素C,能保持微血管的正常坚韧性、通透性,因而使本来微血管脆弱的DM患者通过饮茶恢复其正常功能。茶汤中还含有防止糖代谢障碍的成分:如维生素B1、泛酸、6,8-二硫辛酸等都是构成机体内糖代谢酶的成分,对防止糖代谢障碍有疗效。
 
3.存在的问题
 
尽管目前对茶叶降血糖作用的研究已逐渐深入,但是对茶叶及其有效成分降血糖作用的机理研究甚少,大多都是一种猜测。除了可以明确断定茶多糖有降糖效果外,对TP、茶色素的降糖作用还存在很大争议。
 
另外,我国除了把茶色素开发成为DM的辅助药物外,最主要降血糖的茶多糖却还没有得到开发。虽然从茶叶中直接提取多糖无经济价值,但当前在茶叶综合利用工艺中,分离提取茶多糖是可行的,首先将其开发为功能性食品后,再进一步开发为药物。因此对这方面的应用研究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
 
茶叶降血糖作用的研究起步较晚,存在的问题也很多,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需要解决的问题,相信通过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一定会有新的突破。
 
科学研究归科学研究,但经无数茶人证明,茶喝多了,确实会引起血糖低,特别是血糖正常人群,常遇见喝茶喝醉了,其实是就血糖太低的表现。所以,常吃一块含糖食品或喝一块糖就好了。从这点,足以证明,茶降血糖是可靠的。(来源:中国茶网,图片来源:说茶网图库)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