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茶史茶识

滇红、中国红、晒红和古树晒红都是什么?
来源:品茶界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20-06-13 12:16:49    点击数:25次

滇红、中国红、晒红和古树晒红都是什么?jD8大红袍-普洱-正山小种-白茶-黑茶-铁观音-绿茶-乌龙茶-品茶界

红茶:云南红茶简称滇红,属红茶类。由汉族茶农创制于民国年间。滇红主产区位于滇西南澜沧江以西,怒江以东的高山峡谷区,包括凤庆、临沧、保山、西双版纳、德宏等地。茶树高大,芽壮叶肥,着生茂密白毫,即使长至5~6片叶,仍质软而嫩,尤以茶叶的多酚类化合物、生物碱等成分含量,居中国茶叶之首。采用优良的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先经萎凋、揉捻或揉切、发酵、烘烤等工序制成成品茶。产品有叶茶、碎茶、片茶、末茶4类11个花色。jD8大红袍-普洱-正山小种-白茶-黑茶-铁观音-绿茶-乌龙茶-品茶界

滇红原产地:云南省临沧市顺宁县(今凤庆)jD8大红袍-普洱-正山小种-白茶-黑茶-铁观音-绿茶-乌龙茶-品茶界

创始人:冯绍裘、郑鹤春jD8大红袍-普洱-正山小种-白茶-黑茶-铁观音-绿茶-乌龙茶-品茶界

诞生时间:1939年jD8大红袍-普洱-正山小种-白茶-黑茶-铁观音-绿茶-乌龙茶-品茶界

命名时间:1940年(旧中国云南省茶叶公司,以云南简称“滇”,又借得巍巍西山龙门瞰下秀丽的滇池一水,别有妙处,终以“滇红”定名。)jD8大红袍-普洱-正山小种-白茶-黑茶-铁观音-绿茶-乌龙茶-品茶界

滇红史略:jD8大红袍-普洱-正山小种-白茶-黑茶-铁观音-绿茶-乌龙茶-品茶界

“七七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内陆生产生活都受战争影响陷入停滞。冯绍裘被疏散离开祁门茶叶改良场。那个时候云南各大茶区只生产晒青毛茶、绿茶,但因为战时特殊情况,需要出口最受国际市场欢迎的红茶创外汇,支撑抗战。冯绍裘开始利用云南大叶种制作红茶,于凤山茶园试采“一芽二叶”制作红茶,观其品质优劣,结果非常理想。红茶样:满盘金色黄毫,汤色红浓明亮,叶底红艳发光(桔红),香味浓郁,为国内其他省小叶种的红茶所未见。云南迤西以南一带气候温暖,从不下雪,四季如春,土壤肥沃,茶树生长旺盛,采摘期长,从三月初到十月底,一年九个月都有芽叶可采。芽壮叶肥,白毫浓密,生长期长,嫩叶含有大量黄素,产量高品质好,非常合乎冯绍裘制作红茶的理想。“尤宜于红,则大有作为”,郑鹤春开始筹建旧云南茶叶公司,冯绍裘则开始在旧小茶叶公司支持和具体帮助下规划建设顺宁实验茶厂,负责“滇红”的试制、产销。jD8大红袍-普洱-正山小种-白茶-黑茶-铁观音-绿茶-乌龙茶-品茶界

1939年,第一批滇红500担终于试制成功,即用沱茶篓装运香港,然后再改木箱铝罐出口。云南红茶工艺:萎凋(分自然阴处摊晾委凋和委凋槽热风快速委凋),揉捻(多数是机械揉捻,极少数人工揉捻),发酵,烘干。(祁门红茶的基础上演变出来的现代红茶制作技术)云南红茶特点:香高味浓、形美色艳(口感以迎合国际市场的“浓强鲜爽”为主,因此在前苏联、东欧各国和伦敦市场上享有崇高声誉)。jD8大红袍-普洱-正山小种-白茶-黑茶-铁观音-绿茶-乌龙茶-品茶界

中国红是凤庆一种红茶的美称,是滇红茶中的一朵璀璨的明珠。jD8大红袍-普洱-正山小种-白茶-黑茶-铁观音-绿茶-乌龙茶-品茶界

干茶条索通体乌黑油亮有光泽,连芽尖都不能很直观分辩出来,2011年从外地引进梅占茶枝条,在凤庆县凤山镇红塘村试嫁接80亩。梅占茶叶由于内质、外形俱佳,每年的产量非常少,价格也比较高。只嗅其香就已让人感叹(香气都由传统的杏干香变为一种类似乌龙的高清香),给您带来持久清香的口感,醇香生津的滋味和悠长的茶韵,给你回味无穷的感觉。而且还可以用冷水冲泡的方法感受另一种醇香的滋味。中国红条型紧实,颜色漆黑,汤色橙黄明亮,叶底精致。香气饱满持久,回甘强烈,水路细致,茶味醇厚,淡淡花蜜香,润喉顺畅。jD8大红袍-普洱-正山小种-白茶-黑茶-铁观音-绿茶-乌龙茶-品茶界

晒红jD8大红袍-普洱-正山小种-白茶-黑茶-铁观音-绿茶-乌龙茶-品茶界

现代制茶工艺传入云南之前,云南主流的制茶工艺为晒青毛茶及其紧压技术,但还存在许多旁枝末叶,比如竹筒茶、烤茶(如彝族的罐罐烤茶)、苦聪人的冷水泡茶等等。因此,在现代红茶传入云南之前,云南也存在类似于红茶的工艺——以晒干可存储为主要特征的“晒红”。但要详细挖掘云南传统红茶“晒红”的历史,就不能不提“太和甜茶”,这个堪称最古老的云南传统红茶,云南传统红茶起源的活见证。jD8大红袍-普洱-正山小种-白茶-黑茶-铁观音-绿茶-乌龙茶-品茶界

“太和甜茶”源起于云南镇沅县振太镇(史称太和),位于著名的“景景镇”茶区(景东、景谷与镇沅三县连在一起,故名)。“景景镇”是南诏国的银生节度府故地,云南茶叶文明的第一缕曙光——“茶出银生”的发祥地,从“茶出银生”开始的上千年时间里,“景景镇”一直充当云南茶文化传播的枢纽。振太则位于“景景镇”的核心地区,一条条辐射四方的茶马古道经过这里,令其成为澜沧江东岸、无量山以西广大地区的交通枢纽。南诏文化、傣族文化与中原文化在这里汇集,汉族、傣族、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苦聪支系)等种茶民族在这里生息繁衍,茶马古道驮来发达的商旅文化,各种不同的制茶工艺在这里并存并相互影响,“太和甜茶”诞生于此,绝非偶然。大理、中原移民改进制茶工艺,通过交流学习借鉴,将本地茶鲜长时间摊晾、搓揉、装捂(发酵)、日晒干,通过缸存、箱存、袋存,终于制出了弃苦涩、香甜、耐储存、更宜不同人饮用的茶。不久太和一带这种茶得到推广,名为“太和甜茶”,家家制、人人用,并对如何制出香甜滑的茶形成一套工艺,其中陶氏、李氏、段氏、罗氏、刀氏等几大家族生产的品质更佳。jD8大红袍-普洱-正山小种-白茶-黑茶-铁观音-绿茶-乌龙茶-品茶界

“太和甜茶”提法,地域性太强,要将“云南传统红茶”产业做大,必须跳出来,“晒红”理念随即登场并广为传播。由此推断云南传统红茶“晒红”工艺,至少有百年以上的历史。晒红特点:色黑条多;口感低苦涩,香不扬,甜滑,茶汤橘黄;作为一种晒干的红茶,突破了红茶的保质期,能够在一定期限内越陈越香;形态,可散,可压制成紧茶。jD8大红袍-普洱-正山小种-白茶-黑茶-铁观音-绿茶-乌龙茶-品茶界

晒红发展史:jD8大红袍-普洱-正山小种-白茶-黑茶-铁观音-绿茶-乌龙茶-品茶界

滇红以高温烘焙,而晒红是以太阳晒干。jD8大红袍-普洱-正山小种-白茶-黑茶-铁观音-绿茶-乌龙茶-品茶界

滇红工艺:萎凋、揉捻、发酵(渥堆无氧发酵——叶底枯,僵,死,堆味,不适合长期储存)、烘干可以提香,使茶叶本身香气更浓。但是高温烘焙,钝化了茶叶里面酶的活性,甚至杀死一些有机物。并且采用高温烘焙,保质期是有限的,一般在2-3年,而晒干的保质期就相对长久。jD8大红袍-普洱-正山小种-白茶-黑茶-铁观音-绿茶-乌龙茶-品茶界

晒红工艺:萎凋、揉捻、发酵(偏重于有轻氧发酵,可长期储存)、晒干是日光自然干燥,保留活性物质,未失活的茶多酚等物质,(云南传统红茶工艺基础上演变而来的红茶新工艺)。一种始于晒青与白茶工艺的融合衍变而诞生,又于现代红茶工艺传入云南之后,汲取滇红某些工艺特点改进;在普洱茶于当代复兴之后,汲取后期陈化技术提升,从而形成的“晒红”工艺。jD8大红袍-普洱-正山小种-白茶-黑茶-铁观音-绿茶-乌龙茶-品茶界

刚做出来的晒红,有淡淡的青涩味,摆放几个月之后,青涩味即可消除,茶香更显,汤色加深。放三年左右,茶黄素、茶红素很大部分已转化为茶褐素,药香浓郁、余韵悠长。像普洱茶一样越陈越香自有它的优势,人们对其印象多为“粗放”,并不为主流茶叶市场认可。而且,晒红工艺刚恢复不久,尚处在摸索阶段,口味也并非人人喜欢,推广任重而道远。如今,为了提升晒红工艺水平,选择大树料精细制作,打出“古树晒红”、“高山晒红”的旗帜,前景也是不可限量。jD8大红袍-普洱-正山小种-白茶-黑茶-铁观音-绿茶-乌龙茶-品茶界

古树红茶jD8大红袍-普洱-正山小种-白茶-黑茶-铁观音-绿茶-乌龙茶-品茶界

工艺:古树红茶,其实是云南红茶市场的一个细分品类。根据工艺不同,有古树滇红与古树晒红。jD8大红袍-普洱-正山小种-白茶-黑茶-铁观音-绿茶-乌龙茶-品茶界

品质特点:jD8大红袍-普洱-正山小种-白茶-黑茶-铁观音-绿茶-乌龙茶-品茶界

1、从干茶外形(条索)区别古树红茶条索大小不一,身骨重实,无茸毛或者少茸毛看起来稍丑,芽少;普通滇红条索较为匀整,芽毫满披,芽头多,整体看来很漂亮。jD8大红袍-普洱-正山小种-白茶-黑茶-铁观音-绿茶-乌龙茶-品茶界

2、从香气区别古树红茶生态环境好,香气是从内向外散发,沉稳持久悠长,细闻有淡淡的大自然的独特香气,最后几泡清香感尤为明显;普通滇红茶香气浓郁,而香气飘且较短。jD8大红袍-普洱-正山小种-白茶-黑茶-铁观音-绿茶-乌龙茶-品茶界

3、从口感韵味区别古树红茶,树龄大,内质厚,汤色非常透亮有光泽,耐泡,滋味饱满,山野之气强烈;普通滇红口感醇厚者,一般会带有少许酸味;醇和者则一般稍带涩,回甘生津较短或者不明显。不耐泡,闷有难受的苦底。jD8大红袍-普洱-正山小种-白茶-黑茶-铁观音-绿茶-乌龙茶-品茶界

4、从叶底方面鉴别古树红茶叶底条索叶脉清晰,柔韧性好,光泽油亮,揉捻不会轻易碎断;普通滇红叶身单薄,叶边齿较规律,叶底不舒展,叶片大小比较一致,质感薄。(作者:东哥,来源:聚德福茶行,图来源:说茶网图库)jD8大红袍-普洱-正山小种-白茶-黑茶-铁观音-绿茶-乌龙茶-品茶界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