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充分发挥资源禀赋,通过内建工厂、外拓市场,创新机制、“牵手号”助贫,培育龙头、带动发展等方式,不断加快茶产业发展步伐,走出一条产业扶贫创新之路。3Dl大红袍-普洱-正山小种-白茶-黑茶-铁观音-绿茶-乌龙茶-品茶界 借助云南省打造千亿茶产业的契机,将茶叶作为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先后出台《关于加快红茶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茶叶产业跨越发展的实施意见》《临沧市古茶树保护条例》《临沧市古茶树保护条例实施办法》等多个促进茶产业发展的文件,每年财政预算2000万元资金发展茶叶产业,并将古茶树的保护与开发纳入法治管理。3Dl大红袍-普洱-正山小种-白茶-黑茶-铁观音-绿茶-乌龙茶-品茶界
切实解决贫困户卖茶难,通过优惠政策引导茶企到贫困村建立初制所,实现全市243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初制所建设全覆盖;将龙头企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社会化服务组织采取股份联结、订单联结、劳务联结、租赁联结等多种模式,形成新型合作组织与农户、新型合作组织与市场相互“绑定”机制,有效解决贫困村茶叶的生产和收购、茶农卖茶难等问题,茶产业收益显著提高,广大茶农在茶叶产业发展中不断得到实惠。每年举办茶叶节,邀请全国茶叶经销商走进临沧,了解临沧的生态环境和茶叶品质,吸引他们成为临沧茶叶的代言人和营销员。3Dl大红袍-普洱-正山小种-白茶-黑茶-铁观音-绿茶-乌龙茶-品茶界
以会展营销为重点,采取茶叶商协会组团、政府组团和企业自行组团等多种形式,到广州、深圳、北京、上海、济南等重点茶叶市场进行营销推介,开拓西北、华北、东北、东南、西南一、二、三线城市市场,支持企业建设全国性销售网络和电商营销网络,线上线下营销全面推进,通过开拓市场、促进茶叶产品销售、提升产业效益、促进茶农增收。3Dl大红袍-普洱-正山小种-白茶-黑茶-铁观音-绿茶-乌龙茶-品茶界
建立重点产业发展领导推进机制,充分发挥合作社、茶叶协会外联企业、内联农户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探索“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贫困户”“茶叶协会+党支部+农户+贫困户”“茶叶大户带贫困户”等多种茶叶助推脱贫攻坚机制,于2017年开发“10·17牵手号”扶贫临沧茶,以茶叶企业为载体,以奉献爱心促进扶贫消费为主题,打造产业扶贫、精准脱贫的“金字招牌”,让扶贫茶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按照“公益、优质、价格与价值统一”原则,生产5款产品,销售资金按照《“10·17牵手号”扶贫临沧茶扶贫慈善资金收取管理使用办法》专户管理,专款专用于支持贫困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攻坚工作。“10·17牵手号”扶贫临沧茶推出以来,全市共有27户定点企业组织生产,累计收购贫困户茶叶原料2108吨,生产普洱生茶116万饼,实现销售收入1.74亿元,收取扶贫慈善资金近1000万元,贫困群众人均增收1745元。3Dl大红袍-普洱-正山小种-白茶-黑茶-铁观音-绿茶-乌龙茶-品茶界
脱贫攻坚中,全市共有243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其中涉及茶农12万人、茶园面积16万亩;有茶叶加工企业251户,茶叶初制所4304个。为有效解决茶企散、小、弱,企业实力不强,带动茶农能力弱,集聚效应难以显现问题,我市按照内培外引和培育微企做大、培育企业升规、培育规企做强的原则,通过为企业搭建投融资平台、组织企业开拓市场、推进清洁化标准化加工厂建设等举措,引进和培育一批带动产业发展的企业集群,保证县县有重点培育的龙头,2018年推动沧源佤山茶厂建成全国最大的一条年生产能力为1600吨的CTC红碎茶生产线,解决当地30多个茶叶初制所的卖茶难问题。同时,通过资金扶持、市场推广、品牌打造等方面给予多项优惠政策,扶持企业尽快做强做大,从根本上解决贫困户的产业脱贫支撑不强问题。3Dl大红袍-普洱-正山小种-白茶-黑茶-铁观音-绿茶-乌龙茶-品茶界
去年,全市茶园面积达155.4万亩,实现茶叶总产量14.2万吨,茶叶总产量、红茶产量均居云南省首位 ,茶农来自茶叶的人均收入达3571元。在面临疫情挑战的今年春茶生产中,茶农人均茶叶收入1762元,同比增长1.16%,全市茶农收入呈现逐年稳增态势,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基础。3Dl大红袍-普洱-正山小种-白茶-黑茶-铁观音-绿茶-乌龙茶-品茶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