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茶史茶识

如果感到浮躁,那就饮盏茶
来源:品茶界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22-02-28 09:11:59    点击数:0次
如果感到浮躁,那就饮盏茶
 
『01』不识茶性何以爱茶
 
几千年以来,从人类发现茶到全面应用,茶成为几乎在每一个时代的主要的主流饮品,它并非必要的解渴之物,没有谁必须饮茶,但是茶却流行甚广,从宫廷到民间,从民间到寺院,从口口相传到诗词歌赋,茶给予人们太多。
 
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
 
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
 
惟忧碧粉散,常见绿花生。
 
最是堪珍重,能令睡思清。
 
这首诗讲述了茶性最关键的地方:解忧烦,睡思轻。
 
诗人笔下的茶,香嫩、具备灵性,是各类植物中的精英。煮茶,喝茶,看碧绿的茶水翻浦,已经是人生乐趣,何况茶还有这珍贵的优处。
 
『02』爱茶始于茶性
 
神经本草经,"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
 
茶中含有的茶多酚,不但提神,还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和生理活性,是人体自由基的清除剂,可以阻断亚硝酸胺等多种致癌物质在体内合成......茶的性能不断被发掘出来,从而得到全面的应用。
 
喜园中茶生
 
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
 
此物信灵味,本自出山原
 
聊因里郡余,率尔植荒园
 
喜随众草长,得与幽人言
 
第一句就表明了茶的性洁不可污,饮用之后,令人烦恼全消的功效。茶性是高洁有灵性的,而喜爱喝茶的人,也必然不俗、清幽雅致的。
 
解忧
 
细雨轻弹朱色窗,又是一篱菊花黄。
 
俗人喜以酒解忧,谁人解住茶甘香。
 
从以上这些诗句看,诗人在描述茶的解忧功能时,也喜欢标榜茶的不俗。想来,只有不俗,方能有效化解人世间因为俗而产生的各种烦恼,所以茶之解忧,并不全是因为茶叶本质,而是诗人们笔下的灵性。
 
西陵道士茶歌
 
乳窦溅溅通石脉,绿尘愁草春江色。
 
涧花入井水味香,山月当人松影直。
 
仙翁白扇霜鸟翎,拂坛夜读黄庭经。
 
疏香皓齿有馀味,更觉鹤心通杳冥。
 
一斛珠
 
香芽嫩茶清心骨,醉中襟量与无阔。
 
夜阑似觉归仙阔,走马章台,踏碎满街月。
 
为何历代文人喜爱茶,是茶文化的忠实记录者?为何现代人无论是商务会谈,还是约会聚餐,渐渐地都愿意向茶靠拢?
 
生而为人,最大的困惑一直都是无法远离红尘俗事,扫清心上尘埃。而一杯香茶下肚,神清气爽,能让我们暂时脱离尘世的污浊,体味片刻的心不染尘。
 
品茶,简单的两个动作:拿起、放下。茶性,平和清冷,能解忧能解郁能清神能静心,人生心境,在一拿一放间,变得简单、舒服。
 
睡思轻
 
在科技落后的岁月里,读书人要考取功名,想要克制深夜读书的困倦,这时香茶一杯,即可。即便是到了现代,喝茶提神也是不可或缺的生活场景。茶接地气又实用的特性!很好地解决了人和生理对抗的烦恼。
 
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芽爨金鼎。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
 
一饮涤昏寐,情思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诗中赞美了茶的香气,将茶比作玉露琼浆。还细致描绘了一饮,二饮,三饮的感受,对睡思轻有延续的解读。
 
尝茶
 
石屋晚烟生,松窗铁碾声。因留来客试,共说寄僧名。
 
味击诗魔乱,香搜睡思轻。春风
标签: